想知道如何避開臺北熱炒點餐地雷,輕鬆品嚐鼎珍坊、雞窩等名店美味嗎?本文精選熱門店家菜單、解析常見菜色風味搭配表,並提供實用避雷技巧與Q&A快問快答,讓您點出滿桌好菜不踩坑!

身為一個嗅到鑊氣就雙眼發亮的吃貨,我的人生有一半在追尋臺北熱炒的極致。這些隱身在巷弄裡的喧鬧食堂,才是這座城市最生猛的心跳聲。還記得去年冬天,幾個老友鑽進延三夜市那家油煙繚繞的小店,老闆豪氣甩鍋的聲響、三杯中卷的濃鬱醬香,還有那碗冒著白煙的蛤蜊湯下肚,冰冷的夜瞬間被點燃。這就是臺北熱炒的魅力,喧囂、直接、充滿生命力,每一口都是人情味的堆疊。

別以為熱炒就是隨便炒炒!真正的臺北熱炒,功夫藏在細節裡。火候?那是靈魂!該爆香的蔥薑蒜沒到位,整盤菜就少了那個「鑊氣香」。醬料更是各家絕不外傳的武林秘笈——是嗆辣夠勁的沙茶,還是溫潤甘醇的醬油露,一口就能辨高下。食材鮮度更是生死線,海鮮攤在冰上看起來亮不亮、肉片切得厚薄是否剛好下鍋快炒,騙不了老饕的嘴。這些,都是深夜食堂裡,師傅們用鍋鏟寫下的美味哲學。

臺北熱炒的選單像一本武功秘籍,博大精深!從鑊氣沖天的經典熱炒,到鮮味爆表的海鮮熱炒,還有讓人吮指回味的雞鴨料理,琳瑯滿目。第一次翻開的人,大概會跟我初訪熱炒店一樣,選擇障礙大爆發!後來才摸出門道:快炒要點「蒼蠅頭」,豆豉、韭菜花、絞肉在熱油裡跳舞的香氣,配白飯簡直犯罪;海鮮必試「鹽酥龍珠」,魷魚嘴炸得外酥內Q,下酒一流;湯品絕對不能錯過雞湯,費時熬煮的濃鬱精華,一碗下肚暖心暖胃。記住這幾招,包你點出一桌讓同桌驚呼的澎湃好菜!

爬了無數食記,吃了無數頓(腰圍也見證了這一切),我心中那份值得專程造訪的臺北熱炒名單終於定案了。這10間,各有絕活,從老派功夫到創新口味都有,唯一共同點:吃了會想立刻揪團再訪!

鼎珍坊

這家我真的要豎起大拇指說聲「老司機」!藏在東區後巷,沒有浮誇招牌,但晚餐時間門口永遠有人耐心排隊。老闆兼主廚是出了名的硬脾氣,對食材挑剔到不行,做法更是老派講究。想吃?記得訂位是鐵律,現場排要看運氣,而且最好避開尖峰時段,比較有機會跟老闆多聊兩句。

  • 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219巷14號
  • 營業時間: 11:30–14:00, 17:30–21:00 (週一公休)
  • 價格區間: 中高價位,熱炒類約 $380 - $680,經典雞湯 $980起 (適合聚餐分食)

必點選單:

脆皮肥腸: 處理得超乾淨,酥脆外皮咬下去卡滋作響,裡頭軟嫩不油膩,沾點胡椒鹽就無敵。不愧是招牌中的招牌!臺北熱炒界的肥腸天花板!

花雕雞: 酒香超級濃鬱卻完全不嗆,雞肉嫩到不行,醬汁鹹香帶甘,每次都想打包醬汁回家拌麵。

砂鍋醃篤鮮: 這湯功夫了得!金華火腿、五花肉、筍片慢熬,湯頭濃白鮮美到讓人捨不得放下湯匙。冬天來一碗,幸福指數破錶。這道湯品,展現了臺北熱炒也能如此精緻講究。

雞窩

驥園的親民版!招牌就是那鍋費工的雞湯,濃鬱程度像在喝膠原蛋白!湯頭濃、醇、香,用勺子一撈都是滿滿的雞肉精華。價錢比本店可愛很多,很適合小家庭或兩三人想喝好湯又不想荷包大失血時來解饞。環境比較簡單,就是專心吃雞湯的地方。

  • 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81巷63號
  • 營業時間: 11:00–14:00, 17:30–21:30
  • 價格區間: 中價位,雞湯小份約 $600 - $800 (足夠3-4人),熱炒約 $220 - $450


必點選單:

白菜雞湯: 經典不敗款!湯頭濃鬱到黏嘴唇,裡面滿滿的白菜吸飽雞汁精華,軟爛鮮甜,雞肉也給得很有誠意。每次必點!是體驗臺北熱炒暖心湯品的首選之一。

砂鍋魚頭: 份量大器,湯頭鮮美帶點微辣,魚頭新鮮肉質嫩,配料豐富,愛吃魚的會很滿意。

蔥油餅: 意外好吃!外皮酥脆,內裡層次分明,蔥香十足,沾雞湯吃更是絕配。

驥園

臺北雞湯界的天王巨星!走進店裡空氣都瀰漫著濃厚雞湯香氣。那鍋招牌砂鍋雞湯,湯色乳白,濃鬱到感覺湯匙插下去都不會倒(誇張了,但真的很濃!)。是用老母雞、金華火腿長時間熬煮的精華,每一口都是奢華享受。價格確實高貴,但特殊節日或想犒賞自己時,非常值得一試。適合宴請重要的人。記得,雞湯需要預訂!

  • 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324號
  • 營業時間: 11:00–14:00, 17:30–21:30
  • 價格區間: 高價位,招牌砂鍋土雞湯 (小) 約 $1500 - $2000起 (依雞種配料不同),熱炒類約 $380 - $880

必點選單:

砂鍋土雞湯: 毫無疑問的鎮店之寶!濃鬱香醇,膠質滿滿,湯面上的雞油閃閃發亮卻不膩口。喝過才知道什麼叫頂級雞湯的滋味。臺北熱炒湯品的終極殿堂級代表。

豆苗蝦仁: 大火快炒的鑊氣十足,蝦仁大顆新鮮脆口,豆苗青翠入味。

雞汁鍋粑: 用熬湯的精華雞汁去煮鍋粑,香脆的鍋粑吸滿濃鬱湯汁,口感超特別,是必點的經典配角。

都一處

仁愛圓環旁的老字號,專賣北方菜,但也有些熱炒菜色做得極好。這裡的環境相對精緻些,價格稍高,但適合帶長輩聚餐。我特別愛他們的蔥油餅和醬肉,但熱炒類的功夫也很扎實。想吃點不同於一般熱炒店風味的臺北熱炒,這裡是好選擇。

  • 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506號
  • 營業時間: 11:00–14:00, 17:30–21:00
  • 價格區間: 中高價位,熱炒類約 $320 - $680

必點選單:

醬爆雞丁: 醬香濃鬱撲鼻,雞丁滑嫩入味,搭配炸過的馬鈴薯塊和青椒,超級下飯!是我吃過數一數二好吃的版本。

合菜戴帽: 經典北方家常菜,炒好的豐富蔬菜肉絲(豆芽、韭黃、木耳、肉絲等)上蓋著香嫩的烘蛋,賣相佳味道好。臺北熱炒裡較少見的特色菜。

芝麻醬燒餅夾肉: 雖然是點心類,但太有名必點!熱呼呼的燒餅夾入鹹香醬肉,澆上靈魂芝麻醬,一口咬下滿嘴香,層次豐富。

鵝房宮

這家有點特別!隱身在臺北濱江市場(上引水產)裡面,主打一個「產地直送」的新鮮感。海鮮是強項,尤其是生魚片丼飯很出名,但他們的熱炒類也很有水準,尤其喜歡用當季食材入菜。環境是日式立吞風格,很有活力,價格也算合理。

  • 地址: 臺北市中山區民族東路410巷2弄18號 (濱江果菜市場內)
  • 營業時間: 11:00 – 23:00 (週一市場公休,餐廳營業時間可能調整,建議確認)
  • 價格區間: 中價位,海鮮熱炒約 $280 - $580,生魚片丼飯約 $380 - $880

必點選單:

鹽烤大蝦: 蝦子新鮮肉質緊實彈牙,簡單鹽烤帶出鮮甜原味,每次吃都覺得海味十足!

季節時蔬炒蛤蜊: 看當天市場有什麼好菜,搭配肥美吐沙乾淨的蛤蜊大火快炒,鮮味滿點又清爽。

鵝房宮招牌丼: 雖然不是熱炒,但既然來了,澎湃新鮮的生魚片丼飯還是值得一試,視覺味覺雙重享受。市場直送的優勢,讓他們的臺北熱炒海鮮特別有底氣。

竹家莊

想到臺北熱炒的避風塘料理,十個有九個會先想到竹家莊!招牌避風塘炒蟹名震江湖,蒜酥炸得金黃香脆,辣度麻度可調,沾滿蒜酥的蟹肉鮮甜無比,吮指回味。店面超大,環境就是典型的熱鬧海鮮酒樓風,非常適合多人聚餐,氣氛超High。

  • 地址: 臺北市中山區長春路78號
  • 營業時間: 11:00–14:00, 17:00–22:00
  • 價格區間: 中高價位,避風塘炒蟹依時價 (約 $800/斤起),其他熱炒約 $260 - $580


必點選單:

避風塘炒蟹: 靈魂菜色!蒜酥、豆豉、辣椒的香氣完全融入蟹肉中,蟹肉飽滿鮮甜,經典中的經典。沒吃過這道,別說吃過臺北熱炒的避風塘!

椒鹽瀨尿蝦: 瀨尿蝦(蝦蛄)肉質細緻,椒鹽做法鹹香夠味,炸得酥酥的連殼都想啃。

瑤柱蛋白炒飯: 看似簡單卻考驗功夫,飯粒炒得乾爽分明,幹貝絲提鮮,蛋香十足,是完美的澱粉收尾。

一品花雕雞

這家曾經掀起一股花雕雞鍋的風潮!用餐模式很特別,先吃乾鍋的花雕雞,雞肉軟嫩入味,酒香濃鬱卻溫和。吃到差不多,服務人員會加入高湯變成火鍋,可以開始涮各種配料。口味偏重,但香味真的很誘人,適合喜歡濃鬱醬香的人。氣氛熱絡,適合多人分享。

  • 地址: 臺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一段12號 (多家分店,此為總店地址)
  • 營業時間: 11:30–14:00, 17:00–23:00
  • 價格區間: 中價位,花雕雞鍋 (小) 約 $700 - $900 (適合3-4人),火鍋料另計

必點選單:

一品花雕雞鍋: 本體!醬汁濃稠香醇,雞肉份量紮實,吸飽花雕酒香與醬汁,非常下飯。吃完乾鍋加湯變火鍋的體驗很特別。

手工丸子拼盤: 加入火鍋煮,丸子口感Q彈真材實料。

老油條: 丟進鍋裡稍微吸附湯汁,半脆半軟的口感超棒,是花雕雞鍋的標配。這種特色鍋物,是臺北熱炒多元面貌的展現。

紅翻天熱炒

南機場夜市的排隊人氣王!典型的平價熱炒店,環境就是熱鬧喧騰,但食物夠味、價格親民、上菜飛快,深受在地人和學生喜愛。想吃飽又不想花大錢,這裡是很好的選擇。招牌「紅翻天」系列香辣夠勁,愛吃辣的一定要試試。

  •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二段307巷 (南機場夜市內)
  • 營業時間: 17:00–00:00 (建議晚上前往,白天可能未營業)
  • 價格區間: 平價,熱炒類約 $100 - $250

必點選單:

紅翻天炒蛤蜊: 蛤蜊大顆飽滿,醬汁調味鹹香帶辣,非常開胃,下酒一流!是店名招牌,必點。

蒜泥鮮蚵: 蚵仔肥美新鮮,簡單淋上蒜蓉醬油膏,吃原味就很讚。這價格能吃到這品質,CP值爆表。

鹹酥龍珠: 魷魚嘴炸得火候剛好,外酥內Q,胡椒鹽調味恰到好處,經典下酒菜。展現了臺北熱炒最親民、最有活力的草根精神。

雞老爺

這家店名就點出招牌!以各式雞肉料理聞名,尤其是桶仔雞和麻油雞。桶仔雞皮脆肉嫩,用手扒著吃超過癮。麻油雞湯濃鬱香醇,冬天來一碗全身暖呼呼。其他熱炒菜色也相當有水準,口味家常但到位,是家庭聚餐的好地方。店家態度通常很親切。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中央北路二段219號 (北投總店)
  • 營業時間: 11:00–14:00, 17:00–21:30
  • 價格區間: 中價位,桶仔雞約 $600,熱炒約 $180 - $380

必點選單:

桶仔雞: 招牌必點!雞皮烤得金黃酥脆,肉質多汁不柴,附上雞油和胡椒鹽,沾著吃或拌飯都絕佳。

麻油雞: 酒香麻油香濃鬱撲鼻,湯頭甘醇溫補,雞肉給得大方,尤其天冷時喝一碗,幸福感滿分。臺北熱炒中滋補系的代表。

客家小炒: 炒得乾香,豆乾、魷魚、五花肉、芹菜比例恰到好處,鑊氣足,非常下飯。

阿才小館

傳說中的臺北熱炒江湖老字號!店內貼滿名人簽名,就知道它多受歡迎。菜色選擇超多,經典臺菜熱炒幾乎都有,而且分量實在,味道濃鬱夠味,充滿古早風情。環境就是老式熱炒店,比較擁擠吵雜,但這就是熱炒店的氣氛啊!聚餐記得訂位。

  •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二段41巷15號
  • 營業時間: 11:30–14:00, 17:30–21:00 (週日公休)
  • 價格區間: 中價位,熱炒類約 $250 - $450


必點選單:

花雕雞: 酒香濃鬱,雞肉入味軟嫩,醬汁拌飯可以吃好幾碗!是店內長年不敗的招牌。

橙汁排骨: 排骨炸得外酥內軟,裹上酸甜適中的橙汁醬,開胃解膩,大人小孩都愛。

芋泥酥鴨: 功夫菜!去骨鴨肉裹上綿密芋泥再酥炸,外酥內軟,鹹甜交織,口感層次豐富,是必點的經典老味道。最能代表老派臺北熱炒的風華與手路菜精神。

臺北熱炒的江湖,各門各派都有獨門絕技。經過無數次實戰(和腰圍增長),我整理出這份超實用的「熱炒點菜黃金法則」,包你點出一桌讓大家驚豔的好菜:

  1. 鑊氣是靈魂: 絕對別錯過那些需要「快火搶鍋」的經典!沙茶牛肉的火候差一秒,牛肉就老了;宮保雞丁的花椒辣椒沒在熱油裡爆出香氣,整盤就少了靈魂。點菜時,看到「爆炒」、「快炒」字樣的,大膽點下去就對了。這才是臺北熱炒的精髓所在!像是:
    • 沙茶牛肉
    • 宮保雞丁
    • 蔥爆牛肉
    • 炒空心菜(大火快炒才能保持翠綠爽脆)
  2. 海鮮要當令: 去熱炒店不吃海鮮,就像去夜市不逛小吃攤!但秘訣是:問老闆「今天什麼魚/蝦/貝最新鮮?」 相信我,老闆通常很樂意告訴你當日最得意的漁獲。點那些現流、現撈的準沒錯。新鮮度夠,簡單清蒸、鹽烤或快炒,鮮味自然爆表:
    • 清蒸活魚(問清楚時價)
    • 鹽烤蝦/鳳螺
    • 炒海瓜子/蛤蜊
    • 酥炸鮮蚵
  3. 雞湯是王道: 一桌澎湃的熱炒,怎能沒有一鍋暖心的雞湯鎮場?不論是費工的砂鍋雞湯、溫補的麻油雞,還是清爽的蛤蜊雞湯,都是完美的收尾(或開場暖胃)。尤其冬天,或帶長輩聚餐,點鍋雞湯絕對加分。臺北熱炒店的湯品,往往隱藏著驚人功夫:
    • 砂鍋雞湯(費工濃鬱)
    • 麻油雞(溫補香醇)
    • 蛤蜊雞湯(清爽鮮甜)
    • 鳳梨苦瓜雞(甘甜退火)
  4. 下酒菜不能少: 熱炒配啤酒,快樂似神仙!來幾道香酥涮嘴的下酒菜,氣氛馬上嗨起來。這類菜通常口味重些、香氣足,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 鹽酥龍珠、炸水晶魚、椒鹽杏鮑菇(酥炸類)
    • 烤鹹豬肉、各式燒烤串(燒烤類)
    • 涼拌類如蒜泥白肉、涼拌海蜇皮(開胃解膩)
    • 重口味如避風塘炒蟹、麻辣鴨血臭豆腐(愛辣者必點)
  5. 人數決定份量: 點菜最怕不夠吃或吃不完浪費。我的經驗法則是:
    • 4人以下: 點4-5道菜 + 1湯 + 飯/麵,或捨棄湯點更多菜。
    • 4-6人: 點「人數+1~2」道菜(如6人點7-8道)+ 1湯 + 飯/麵。
    • 6人以上: 點「人數+2~3」道菜 + 1湯,甚至可點兩份招牌菜或大份雞湯。切記,雞湯、大菜(魚、蟹)通常份量大,點之前問清楚。
    善用老闆這個資源!直接告訴老闆你們的人數、預算、想吃什麼(海鮮多?肉多?)和有沒有特別偏好或不吃什麼,經驗豐富的老闆通常能給你很棒的建議組合。這招在臺北熱炒店屢試不爽!

常見熱炒菜色風味與推薦搭配表

菜系類別 風味特色 經典代表菜 推薦搭配建議 適合場合
鑊氣快炒 大火爆香、香氣濃烈、口感爽脆 沙茶牛肉、宮保雞丁、空心菜炒牛肉、蔥爆豬肉 必點白飯! 搭配啤酒或果汁解膩 快速用餐、下飯首選
海鮮本味 強調食材新鮮、做法相對清爽 清蒸活魚(時價)、鹽烤蝦/鳳螺、炒海瓜子/蛤蜊、酥炸鮮蚵 搭配清淡湯品(如蛤蜊湯)或臺灣生啤酒 品嘗海鮮鮮甜、朋友聚餐
經典湯品 費工熬煮、濃鬱醇厚或溫潤滋補 砂鍋雞湯、麻油雞(冬季限定)、鳳梨苦瓜雞、蛤蜊雞湯 適合做為開胃暖湯或壓軸收尾,人少點小份,人多點大鍋 家庭聚餐、冷天進補、宴客
酥香下酒 油炸或烤製、香氣十足、口感酥脆 鹽酥龍珠、椒鹽杏鮑菇、炸水晶魚、烤鹹豬肉、各式燒烤串 啤酒最佳拍檔! 可搭配涼拌小菜解膩 宵夜暢飲、看球賽、朋友聊天
醬香重味 醬汁濃鬱、口味較重、超級下飯 三杯系列(雞/中卷/田雞)、避風塘炒蟹、紅燒豆腐、橙汁排骨、各種鐵板料理 需搭配大量白飯或麵食、解膩飲品(酸梅汁、青茶) 重口味愛好者、聚餐主菜
特色風味 店家獨門配方、地方特色菜 花雕雞鍋(一品)、桶仔雞(雞老爺)、芋泥酥鴨(阿才小館)、合菜戴帽(都一處) 詢問店家招牌做法,通常份量較大適合分享 體驗特色、宴請外地朋友

避開熱炒雷區,點出滿桌好菜!

類別 常見雷點 💣 老饕解法 ✅ 關鍵提醒 📌
名不符實
  • 菜名華麗但用料普通(例:櫻花蝦炒飯只有零星幾隻)
  • 「招牌」菜可能只是利潤高,未必是最好吃
  • 詢問老闆招牌菜的「用料特色」 (例:櫻花蝦用量多嗎?)
  • 參考鄰桌點什麼、觀察上菜率高的菜
  • 別害羞多問! 店家通常樂意說明招牌菜的特色。
  • 留意其他桌點的、香氣四溢的菜,通常不會錯。
新鮮度疑慮
  • 海鮮類有異味、肉類顏色暗沉
  • 食材處理不乾淨(腸類腥、蛤蜊有沙)
  • 優先點「當令」與「產地直送」標示的店家 (如鵝房宮)
  • 選擇生意好、翻桌率高的店 (如紅翻天),食材流動快較新鮮
  • 信任你的嗅覺和視覺,不對勁就委婉退掉。
  • 處理費工的菜(如肥腸),選口碑店(如鼎珍坊)較保險。
份量陷阱
  • 圖片僅供參考,實品縮水
  • 「時價」海鮮結帳金額驚人
  • 詢問份量大小 (例:這盤炒牛肉適合幾人吃?)
  • 參考選單上的份量說明(例:小份/大份)
  • 「時價」海鮮務必問清「每斤價」與「預計份量價格」。
  • 人少避免點大份湯鍋或整隻雞,吃不完浪費。
口味落差
  • 菜太鹹、太油、不夠熱
  • 期待「清淡」卻過於重口味
  • 點菜時告知口味偏好 (例:少油、少鹽、辣度調整)
  • 選擇烹調方式 (例:清蒸>紅燒、烤>炸) 可相對降低負擔
  • 熱炒講鑊氣,太清淡可能風味不足,可要求「口味正常但油鹽減量」。
等待時間長
  • 尖峰時段出菜慢、漏單
  • 複雜菜色製作耗時
  • 避開用餐高峰 (晚間7-8點最擠),或選擇非用餐時段
  • 優先點快炒類 (如沙茶牛、空心菜),避免需長時間燉煮菜
  • 若趕時間,避開需費工料理(如雞湯、功夫菜)。
  • 入座先點幾道快手下酒菜墊胃,邊吃邊等大菜。
CP值考量
  • 平價店部分海鮮或肉菜品質普通
  • 高價位店點非招牌菜感覺不值
  • 平價店鎖定「經典快炒」與「炸物」 (如紅翻天的蛤蜊、龍珠)
  • 高價店專攻「鎮店招牌菜」與「功夫菜」 (如鼎珍坊脆皮肥腸、驥園雞湯)
  • 高價位店(如驥園)專攻招牌菜(雞湯),點對重點才值得。

說真的,臺北熱炒最迷人的,從來就不只是食物本身。那種走進店裡,四面八方傳來的碰杯聲、笑鬧聲、老闆吆喝聲交織成的背景音,空氣中混雜著各種誘人的鑊氣香氣——沙茶、蒜酥、麻油、酒香... 瞬間就讓人放鬆下來。一張圓桌,幾道熱菜,幾杯冰涼的啤酒或果汁,朋友家人間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盤子空了,話匣子開了,工作的煩惱、生活的壓力彷彿也暫時被蒸發掉。這種熱鬧、隨性、充滿人情味的氛圍,才是臺北熱炒店無可取代的靈魂。食物填飽肚子,氣氛療癒心靈。

下次你想找個地方聚餐,不知道選哪裡?或是深夜肚子餓,想找點有溫度的食物?別猶豫了,走進巷弄裡那間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的臺北熱炒店吧!點幾道招牌菜,開瓶飲料,感受那股最道地的、屬於臺北的生命力。相信我,你會愛上這種感覺的。那種滿足感,絕對不是在安靜高階的餐廳裡能體會到的。快去訂位,或找個時間去探險吧!臺北熱炒的江湖,等著你去征服!

Q&A:臺北熱炒常見疑問快問快答

Q1:第一次去臺北熱炒店,怎麼點才不會踩雷?
別擔心!記住「三點」原則:點一道「鑊氣快炒」 (如沙茶牛肉或宮保雞丁),點一道「新鮮海鮮」 (問老闆今日推薦,簡單作法如炒蛤蜊或鹽烤蝦),再點一道「經典湯品」 (如蛤蜊湯或冬瓜蛤蜊湯)。這樣基本盤就穩了,再根據人數加點1-2道下酒菜或蔬菜,包你吃得開心!

Q2:臺北熱炒適合兩個人吃嗎?會不會很難點?
兩人吃臺北熱炒絕對可以!關鍵在「份量」。很多店家有小份菜或熱炒份量適中。建議點:1道主菜(如小份雞肉料理或海鮮)、1-2道快炒小菜(如空心菜或鐵板豆腐)、1道湯(小份或分食),再加個小點(如炸龍珠)。避開超大份的雞湯鍋或整隻雞就好。不少店家有提供小份選擇,點菜時問清楚。

Q3:臺北熱炒店通常可以吃多久?有限制時間嗎?
絕大多數的臺北熱炒店都沒有限制用餐時間!特別是傳統熱炒店,主打的就是讓客人放鬆聊天、慢慢吃。除非是生意爆炸好、外面排隊人龍超長的熱門店(而且通常會提前告知),否則你愛坐多久就坐多久。這也是熱炒文化可愛的地方,沒壓力,盡情享受美食和朋友相聚的時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