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輕鬆抵達大崙頭尾山親山步道嗎?享受穿梭森林棱線的城市綠洲,本攻略提供步道介紹、路線資訊懶人包與交通停車秘訣,爬完山別急著走,探索大崙湖、碧山露營場等周邊景點,注意事項確保登山安全,Q&A解答所有疑問,讓你成為快樂又安全的登山客。

身為一個把登山鞋當拖鞋穿、看過無數山頭的老旅咖,說實在的,臺北近郊的步道走了不下百條,但每次朋友問起「輕鬆好走、風景又美、交通還方便」的推薦,我腦中第一個蹦出來的,永遠是「大崙頭尾山親山步道」。它就像臺北的後花園,不張揚,卻總能帶來驚喜和舒暢。今天,就讓我用這雙走過無數里程的腳,帶你深入認識這條我的私房愛步道吧!

交通&停車:輕鬆抵達,說走就走沒煩惱

對我這種懶得花大把時間在交通上的人來說,大崙頭尾山親山步道最棒的一點就是「超親民」的交通。不管你是開車族還是大眾運輸愛好者,都能輕鬆抵達起點。

  • 🚗 開車: 這絕對是最方便的選擇!直接導航設定「碧溪產業道路」或「大崙頭山登山口停車場」就對了。我通常習慣把車停在「碧山路44巷底」附近的停車格,或是「大崙湖(黃帝殿)旁的停車場」。假日嘛...你知道的,臺北人很愛往山上跑,強烈建議早點出門搶車位,不然繞來繞去找車位真的很阿雜(煩躁)!有一次我晚到了,硬是在附近繞了快半小時,差點就想掉頭回家。停車費?大部分路邊是免費的,但私人停車場可能收個幾十塊,記得看清楚標示。
  • 🚌 大眾運輸: 沒開車?免驚!
    • 公車: 搭到「大崙尾山步道口站」或「碧溪橋站」下車最方便。我常搭的是 小2、小2區間車。從劍潭捷運站出發很方便。下車後,跟著指標或者人群(通常沒錯)走個5-10分鐘就能到登山口了,路線單純,不太會迷路。
    • YouBike: 現在騎YouBike上山也很流行喔!最近的站點在「碧溪橋站」或「大崙國小站」,不過騎上來會有點小上坡,當作暖身也不錯啦!
大崙頭尾山親山步道 交通方式比較表
交通方式 推薦路線/地點 優點 缺點/注意事項 個人小評
🚗 自行開車 導航「碧溪產業道路」、 「大崙頭山登山口停車場」 最方便彈性,直達登山口 假日車位難求,私人停車場需收費 ⭐⭐⭐⭐ (建議早到!)
🚌 公車 (推薦) 小2、小2區間車至「大崙尾山步道口站」或「碧溪橋站」 捷運劍潭站轉乘方便,下車即近 需配合公車班次 ⭐⭐⭐⭐⭐ (懶人&環保首選)
🚲 YouBike 騎至「碧溪橋站」或「大崙國小站」再步行上山 結合運動,適合短程接駁 上山路段有坡度,體力消耗較大 ⭐⭐⭐ (適合體力好&想練腿者)
🚖 計程車 直接告知司機至「大崙尾山步道口」 點對點最快速 費用較高,山區叫車下山可能需等待 ⭐⭐ (適合多人分攤或不想轉乘者)


步道介紹:穿梭森林稜線,享受城市綠洲

別被「頭」「尾」兩個字嚇到,以為要走很久!這條步道最迷人之處,在於它能完美結合輕鬆與挑戰,路線變化豐富得像在玩闖關遊戲,每次走都有不同樂趣。

  • 主流路線精華 (我的最愛路線): 我通常會從「大崙尾山登山口」起登(靠近公車站那個)。一開始是舒服好走的石階梯,當作暖身剛剛好。接著就會遇到步道的第一個亮點:天然巖場! 這裡有些地方需要手腳並用攀爬,但難度不高,像我這種有點年紀的都能輕鬆應付,反而增添了趣味性。爬上去後視野就開了,那種征服感很爽!續行會走在寬敞的泥土路或花崗巖步道上,林蔭遮蔽,夏天走也不怕曬成黑炭。然後,重點來了!你會踏上大崙頭山的「森林木棧道」!這條架高的木棧道蜿蜒在森林裡,是我覺得整條步道最浪漫的一段,陽光從葉縫灑下,光影美極了,怎麼拍都好看!最後登頂大崙頭山 (標高約476公尺),這裡的列印亭記得蓋章留念啊!山頂有觀景平臺,天氣好時,101大樓、觀音山、甚至淡水河出海口都看得見,會讓人忍不住「哇」出來!我常在這裡遇到山友大哥大姊,他們總是熱情分享哪個角度拍照最美。下山可以選擇原路,或挑戰從「大崙頭北面步道」接回碧溪產業道路,坡度稍陡但有趣。
  • 其他路線選擇:
    • 大崙湖路線: 如果想更輕鬆,或帶長輩小孩,可以從大崙湖(翠山步道口)出發,繞湖走一圈,再銜接上大崙頭山的步道(南面步道較平緩)。湖光山色很悠閒。
    • 尾山連走頭山: 體力不錯的,當然要挑戰把大崙尾山 (標高約451公尺) 也收服!從尾山登山口上去,再沿著清晰的稜線步道走到頭山,一次收集兩顆山頭,成就感滿滿。兩山之間的稜線走起來很舒服,視野也好。


步道資訊:行前必看懶人包

每次出門爬山,搞清楚步道的基本資訊是基本動作,這條「大崙頭尾山親山步道」的資訊整理給大家參考:

  • 營業時間: 這又不是遊樂園!24小時開放啦!不過老實說,強烈不建議摸黑走,除非你裝備齊全、路線熟到閉著眼都會走。森林裡晚上視線差,有些路段還是有點滑或需要攀爬,安全第一。我最喜歡清晨或午後三、四點左右上來,光線美,人也比較少。
  • 步行時間:
    • 只走大崙尾山大崙頭山單點:來回抓個 1.5小時 左右很充裕,包含拍照休息。
    • 經典路線 (尾山連走頭山環狀): 像我習慣走走停停拍照看風景,完成一個 O型路線 大約需要 2.5到3.5小時。腳程快一點的山友大概2小時就能解決。第一次走的話,抓3小時比較保險。
  • 步道長度: 主要路線的環狀距離大概落在 4到5公里 左右。聽起來不長對吧?但因為有上有下,實際走起來還是有點運動量的,別小看它!
  • 步道難度: 整體來說,我給它★★☆☆☆ (初級進階)。為什麼不是純初級?因為中間那幾段天然巖壁需要手腳並用攀爬,雖然不危險,但對於完全沒經驗或有懼高症的人,可能會有點心理壓力。另外,連線頭尾山的稜線或部分下坡路段,碎石路或樹根交錯,下雨天會變得有點滑,要特別小心。不過,只要穿著合適的鞋子,慢慢走,一般健康的大人小孩都能完成。我帶過第一次爬山的朋友來,他們都能順利走完。
  • 步道型別: 這條步道超級多元化!一段路你可能是走原始的土徑,下一秒就變成花崗巖鋪面,接著挑戰天然岩石攀爬段,然後又踏上夢幻的森林木棧道,最後可能是水泥產道或石階下山。一次體驗多種路況,完全不會無聊!這也是我喜歡它的原因之一。
  • 是否申請: 完全免申請! 想走就走,超級自由。這也是它熱門的原因之一吧!


🚶‍♂️ 路線資訊:跟著我的經驗走不迷路

這條步道支線不少,第一次走可能會有點困惑。分享一下我最常走也最推薦的「經典O型縱走路線」:

  1. 起點: 📍大崙尾山登山口 (碧溪橋旁,通常公車下車處或停好車走過來)。這裡有明顯的指示牌。
  2. 上山: 沿著石階梯一路向上,不久就會遇到天然巖壁區,小心攀爬。上到稜線後取左,往大崙尾山方向。很快就能抵達📍大崙尾山頂!這裡有基石和簡單的休息處,視野也不錯。(蓋章點1)
  3. 稜線縱走: 從大崙尾山頂,沿著清晰的山徑往大崙頭山方向前進。這段稜線路起伏不大,林相優美,走起來心曠神怡。記得留意岔路指標,往「大崙頭山」就對了。中間會經過一些休息平臺。
  4. 登頂頭山: 接著會開始爬升往大崙頭山。途中會經過一段美麗的📸森林木棧道,一定要停下來感受一下!最後登上📍大崙頭山頂 (476公尺)無敵視野的觀景平臺就在這裡,列印亭(蓋章點2)也在旁邊。
  5. 下山: 從大崙頭山頂的觀景平臺旁,找到往「碧山路44巷」或「大崙湖」方向的下山步道(通常指標寫「北面步道」或「森林步道」)。這段下山路剛開始是石階或花崗巖步道,坡度稍陡,請小心步伐。下到產業道路(碧山路44巷)後,左轉沿著馬路往下走,就能順利回到你停車的地方或公車站了(約走10-15分鐘柏油路)。

資深旅人真心話: 步道指標系統「大致」清楚,但有些小岔路口標示不夠明顯或老舊,容易讓人遲疑。建議手機先下載離線地圖App(如登山客、健行筆記)或開啟GPS軌跡,雙重保障更安心。我第一次走時就在某個小岔路猶豫了好幾分鐘,幸好遇到熱心山友指路。


附近景點:爬完山別急著走,周邊散策更有趣

征服完「大崙頭尾山親山步道」,如果時間體力都還夠,周邊有幾個點很值得順道一遊:

  • 📍 大崙湖 (翠山步道):

    • 介紹: 一個小巧寧靜的湖泊,又稱「太陽谷」或「碧湖」。環湖步道超級平緩,走一圈不到半小時。湖光倒映山色,充滿詩意,很適合放空、野餐或拍倒影美照。是步道之旅後很好的緩和地點。
    • 地址: 臺北市士林區碧溪產業道路上(靠近碧山路44巷)。
    • 交通: 就在步道入口附近,從大崙頭山北面步道下山或從碧山路44巷步行可達。開車導航「大崙湖」或「翠山步道」。
    • 營業時間: 24小時開放。
  • 📍 碧山露營場 &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

    • 介紹: 這是一個組合景點。碧山巖是當地信仰中心,廟宇規模不小,香火鼎盛,視野也很開闊,可以眺望臺北盆地。旁邊就是碧山露營場,設施完善,是臺北市少數合法的公有露營場地。如果不爬山,單純來這裡拜拜、看夜景、或規劃露營行程也很棒。廟前廣場常有小農市集。
    • 地址: 臺北市內湖區碧山路24號 (碧山巖)。
    • 交通: 需要開車或騎車比較方便(有停車場)。從大崙頭尾山區開車過去約5-10分鐘。公車可搭小2到「碧山巖」站下車。
    • 營業時間: 廟宇通常清晨開放到傍晚(約5-6點關)。露營場需預約,開放時間依規定。
  • 📍 白石湖休閒農業區:

    • 介紹: 位於碧山巖再往上一些的山谷中。這裡以觀光草莓園、特色農場、景觀餐廳和著名的「同心池」、「夫妻樹」聞名。季節對的時候(冬天到春天),採草莓是一大樂趣。田園風光優美,很適合安排半日農遊,吃個午餐或下午茶。這裡的餐廳視野通常都不錯。
    • 地址: 臺北市內湖區碧山路沿線。
    • 交通: 開車可達(有停車場,假日一位難求)。公車可搭小2至「觀光草莓園」或「白石湖」站。
    • 營業時間: 各農場、餐廳營業時間不一,通常約9:00-17:00或更晚(餐廳),出發前最好查一下目標店家的時間。假日比較熱鬧。


📌 注意事項:當個快樂又安全的登山客

走過這麼多地方,安全永遠擺第一。走「大崙頭尾山親山步道」,這幾點請務必放在心上:

  1. 👟 穿著合腳防滑的鞋子: 這點超級重要! 無論是運動鞋或登山鞋都可以,但絕對不要穿拖鞋、涼鞋或皮鞋!那幾段需要攀爬的岩石和下雨濕滑的土坡,沒有一雙好鞋真的是跟自己過不去。看過好幾次有人穿不適當的鞋在巖壁前進退兩難,真的很危險。
  2. 💧 攜帶充足飲水與簡單補給: 雖然步道不長,但運動就會流汗!特別是天氣熱的時候,水分補充不能少。我習慣帶至少1000cc的水,再加一份小點心(飯糰、香蕉、能量棒)。步道上完全沒有賣店,別指望山上買得到!山頂遇到沒水喝的山友跟我討水喝,真的很尷尬。
  3. 🌦️ 留意天氣變化: 山區天氣說變就變。出門前看一下氣象預報,如果預報下雨或雷雨,請果斷更改行程! 步道部分路段雨天會非常濕滑,尤其是攀巖處和樹根土徑,危險性大增。起霧也會影響視線和方向判斷。
  4. 📱 手機電量充足 + 離線地圖: 手機保持有電,並強烈建議下載離線地圖或GPX軌跡。雖然步道主流線明確,但如前面提到的,有些小岔路標示可能不明,有地圖輔助會安心很多。也方便萬一需要求助時定位。我習慣帶個小小行動電源,拍照拍不怕。
  5. 🐒 尊重野生動物,不餵食: 這一帶最常見的就是臺灣獼猴了!在頭山或尾山頂附近比較有機會遇到。請務必遵守「不接觸、不餵食、不挑釁」的三不原則。食物收好,塑膠袋不要外露,看到猴群安靜快速透過。親眼看過遊客餵食引來整群猴子搶食,場面失控又危險。
  6. 🚮 垃圾不落地,維護環境: 請把所有自己產生的垃圾都帶下山! 步道上垃圾桶不多(甚至沒有),隨手丟棄的垃圾不僅破壞美景,更危害生態。看到步道旁有被丟棄的塑膠袋或包裝紙,真的會很心痛。
  7. 🚭 注意用火安全: 山區嚴禁吸菸及生火。一點小火星都可能釀成森林大火。


Q&A:爬前疑問一次解答

Q:大崙頭尾山親山步道適合爬山新手或小朋友嗎?
A:大致上是適合的! 只要身體狀況良好,穿著正確的鞋子,選擇好天氣,並預留足夠時間慢慢走,新手和小朋友(建議國小以上,體力腳程較佳)都能完成經典路線。但請務必有大人陪同,並特別注意攀巖段和濕滑處的安全。太小的幼兒或行動不便者,建議只走大崙湖環湖步道或部分平緩路段即可。

Q:需要準備什麼特殊裝備嗎?
A:不需要專業登山裝備。 最重要的就是一雙防滑好走的運動鞋或登山鞋足夠的飲水簡單的零食補給防曬用品(帽子、太陽眼鏡、防曬乳)、輕便雨具(雨衣比雨傘實用)。夏天建議攜帶防蚊液。手機、行動電源、小毛巾也是必備。手套不是必須,但如果擔心攀巖磨手,帶個便宜的勞工手套也可以。

Q:什麼季節或時間去走最舒服?
A:避開盛夏正午和雨季是最理想的。春秋兩季(10月到隔年4月) 天氣涼爽宜人,走起來最舒服。冬季要注意保暖和東北季風帶來的濕冷。夏季建議清晨(6-7點出發)或午後三點以後再開始走,避開烈日酷暑。雨後一兩天步道可能還很濕滑,也要避免。我個人最愛微涼的秋天早晨,陽光溫和,山林色彩也最豐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