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家做出專業級素食義大利麵?經典羅勒青醬純素版、濃郁奶油櫛瓜奶素版,還有創意台式三杯風味做法!教你挑對關鍵食材提升風味層次,常見疑問一次解答,輕鬆掌握美味訣竅!

身為一個跑遍台灣大街小巷、聞到美食香氣就邁不開腿的吃貨,今天非得跟你好好聊聊我的「蔬食新歡」——素食義大利麵!說真的,以前我也覺得「沒肉的義大利麵能有多好吃?」,直到誤打誤撞在永康街一家小店吃到那份驚為天人的素食義大利麵,那濃郁的羅勒香氣裹著彈牙的麵條,配上烤得焦香的綜合菇,嘖嘖,完全顛覆我的想像!從此踏上尋找好吃素食義大利麵的不歸路,甚至自己在家也開始研究起來。今天就來分享幾款我私心超愛、做法也不難的食譜,還有一些選購食材的小撇步,讓你也試試看這股迷人的「蔬」式魅力!

說到台灣的素食義大利麵,老實說,有些餐廳真的...嗯,有待加強。要嘛醬汁稀得像水,要嘛蔬菜煮得過爛,不然就是調味單調,讓人吃完只記得「哦,我吃了一盤沒肉的麵」。這真的很可惜!其實好的素食義大利麵,重點在於 「鮮味」的堆疊「口感」的層次。別再只靠番茄罐頭打天下了!新鮮蔬菜、香草、堅果、發酵豆製品(像天貝、豆腐乳)都是超級幫手。今天就來點不一樣的吧!


經典羅勒青醬素食義大利麵 (純素版)

食譜

這款是我的最愛基礎款!重點就是要用新鮮羅勒,香氣差超多!很多食譜會加帕瑪森起司,但純素版用營養酵母粉(Nutritional Yeast)取代,那股堅果起司香氣真的很神奇,完全無違和。青醬自己做超簡單,一次多做點冷凍起來,隨時都可以快速搞定一盤香噴噴的素食義大利麵

食材

類別 材料名稱 份量/說明 選購小秘訣 (很重要!)
青醬主體 新鮮羅勒葉 2大把 (約50g,只要葉子,梗不要) 顏色要翠綠!不要有黑點或黃葉,香氣濃郁者佳。菜市場或超市冷藏櫃找。
松子 (或核桃/腰果) 3大匙 松子最傳統香氣足,但貴;核桃/腰果經濟實惠,香氣稍不同但一樣好吃。記得買生的!
特級初榨橄欖油 100ml 左右 一定要好油!選深色玻璃瓶、標示"Extra Virgin",聞起來有青草果香,嚐起來微辛辣。
生蒜頭 1-2瓣 (怕辣可減量或烤過) 飽滿結實無發芽。
營養酵母粉 (Nutritional Yeast) 2大匙 素食者必備神器!超市有機區或網路購物。買小包裝確保新鮮。
適量 (約1/4~1/2小匙) 海鹽或岩鹽風味較佳。
現磨黑胡椒 少許 現磨的才夠香!
檸檬汁 1/2~1小匙 (提味防氧化,可省略但推薦加) 新鮮現擠。
搭配蔬菜 綜合菇類 (如香菇/杏鮑菇/蘑菇) 1飯碗量 菇類是鮮味擔當!挑傘完整、摸起來乾爽有彈性。
小番茄 數顆 (對半切) 選飽滿鮮紅、蒂頭翠綠。
其他 義大利麵 (Spaghetti或Linguine) 2人份 (約160-180g) 看包裝標示煮的時間,選你喜歡的口感。銅板製模的麵條表面粗糙,更掛醬!
煮麵水 1杯 (保留) 煮麵時加鹽像海水鹹度,最後調整醬汁濃稠度神器。

做法

  1. 做青醬: 羅勒葉洗淨徹底擦乾 (水分是青醬變黑敗壞的兇手!)。松子用乾鍋小火烘烤到微金黃出香氣 (注意別焦了!)。把 羅勒葉、烤過的松子、蒜瓣、營養酵母粉、鹽、黑胡椒、檸檬汁 放入食物調理機或果汁機。啟動機器,邊打邊從進料口緩緩倒入橄欖油,打成你喜歡的細滑或帶點顆粒感的醬汁。打好嚐一下鹹淡,不夠再加點鹽。完成立刻裝入消毒過的玻璃罐,表面再倒一層橄欖油封住,冷藏幾天或冷凍保存。
  2. 備料: 綜合菇類用手撕或切塊 (別切太小,煎過會縮)。小番茄洗淨對半切。
  3. 煮麵: 大鍋裝足量水,水滾後下一大匙鹽,放入義大利麵,按包裝時間減 1分鐘 煮。(因為最後要跟醬汁融合再加熱)
  4. 炒配料: 煮麵同時,另起一平底鍋,中火下1-2大匙橄欖油,先下菇類翻炒到金黃、香氣出來、有點"縮水"的感覺。這時加入小番茄,稍微拌炒一下讓番茄皮微皺就好,保持口感。關小火。
  5. 融合: 將煮好的麵條直接夾進平底鍋 (帶點煮麵水更好!)。挖入 3-4大匙自製青醬 (量隨你喜好,我喜歡多醬!)。開中火,快速攪拌,讓麵條均勻裹上青醬。這時醬汁可能會有點濃稠,分次加入保留的煮麵水 (一次加一點點就好),攪拌到你喜歡的濃稠度。整個過程要快,避免青醬過度加熱變色。
  6. 盛盤: 裝盤!可以再淋上一圈橄欖油,撒點額外的營養酵母粉或現磨黑胡椒點綴。趁熱開動!

我的心得: 這份純素青醬的關鍵真的在 新鮮羅勒營養酵母粉!第一次用營養酵母粉時還半信半疑,結果那濃郁的起司堅果香氣讓我驚艷到不行,家裡非素食者都搶著吃。菇類選兩種以上,香氣口感更豐富。青醬一次做多點冷凍,平日下班回家10分鐘就能變出餐廳級素食義大利麵,超滿足!

奶油櫛瓜素食義大利麵 (奶素版)

食譜

想吃濃郁奶香又清爽的素食義大利麵?櫛瓜是絕配!這款不用鮮奶油,靠牛奶、麵粉和櫛瓜本身的水分就能做出滑順的醬汁。做法參考了Carbonara的概念,但改用植物性食材,超級適合夏天!

食材

類別 材料名稱 份量/說明 重點技巧
主醬料 中型櫛瓜 (綠/黃皆可) 1條 (約300g) 選摸起來硬實、表皮有光泽的重量級選手。黃櫛瓜更甜。
植物奶 (豆奶/燕麥奶) 200ml 選無糖原味!豆奶豆味較濃,燕麥奶較溫和帶甜。
中筋麵粉 1大匙 幫助醬汁濃稠。
特級初榨橄欖油 2大匙
生蒜頭 2瓣 (切末)
營養酵母粉 1大匙 (增添風味層次)
適量
現磨黑胡椒 適量
乾燥百里香或義大利香料 1/4小匙 (可選)
提升口感 素培根或煙燻豆皮 適量 (切小丁) 增加煙燻鹹香!市售素培根或豆皮自己用醬油、煙燻紅椒粉煎香。
其他 義大利麵 (Fettuccine) 2人份 (約160-180g) 寬麵更能掛住奶油醬。
煮麵水 1杯 (保留)

做法

  1. 處理櫛瓜: 櫛瓜洗淨,用刨絲器的粗孔刨成絲 (保留尾部不要刨到手!)。刨好的絲 不要瀝太乾,保留水分。
  2. 做奶油醬基底: 小鍋中混合 植物奶中筋麵粉,用打蛋器攪拌均勻至無粉粒。小火加熱,邊煮邊攪拌,直到變得像濃稠的卡士達醬 (約3-5分鐘),離火備用。這是我們的"白醬"基底。
  3. 煮麵: 大鍋滾水加鹽煮義大利麵,按包裝時間減少 2分鐘
  4. 炒香: 煮麵同時,平底鍋中火加熱橄欖油,爆香蒜末至微金黃 (別焦!)。加入 素培根/煙燻豆皮丁,炒到香脆。
  5. 加入櫛瓜: 把櫛瓜絲倒入鍋中,快速拌炒。櫛瓜絲會很快釋放水分並變軟,炒約 1-2分鐘 就好,保持一點脆度。這時加入乾燥香料 (如果使用)。
  6. 融合醬汁: 將步驟2煮好的植物奶白醬倒入鍋中,拌勻。加入 營養酵母粉、鹽、黑胡椒 調味。這時醬汁看起來會很濃稠是正常的。
  7. 完成: 將煮好的麵條直接夾入醬汁鍋中 (帶點煮麵水)。開小火,快速攪拌均勻。分次加入保留的煮麵水,調整到你喜歡的稀稠度。醬汁會包裹著麵條和櫛瓜絲,形成滑順的奶油感。
  8. 盛盤: 裝盤,現磨一點黑胡椒。完成!

我的踩雷經驗: 第一次做時把櫛瓜炒太久,整個爛掉沒口感,醬汁也水水的,失敗!後來發現櫛瓜絲下鍋快炒幾下就好,保留一點脆度才對味。素培根或煙燻豆皮是靈魂,沒有那股煙燻味,整盤風味就太平淡了。這個醬汁冷掉會更濃稠,趁熱吃最讚!

台式三杯風味素食義大利麵 (這款超特別!)

食譜

誰說素食義大利麵只能走義大利路線?台灣三杯料理的鹹香醬汁配上義大利麵,意外地超級搭!用杏鮑菇取代雞肉,九層塔香氣撲鼻,這款是我家週末常出現的創意款,保證你沒吃過!

食材

類別 材料名稱 份量/說明
三杯靈魂 杏鮑菇 2-3大朵 (約250-300g)
老薑 1小塊 (約拇指大,切薄片)
大蒜 4-5瓣 (拍扁去皮)
新鮮九層塔 1大把 (只要葉子,越多越香!)
純麻油 2大匙
醬油 2大匙 (選純釀造醬油,黑豆蔭油膏也行,風味更台)
醬油膏 1大匙 (增加濃稠與甜味)
米酒 2大匙
砂糖 1小匙 (平衡鹹度,不可省)
增添口感 玉米筍 數根 (切段)
紅黃甜椒 各1/4顆 (切條)
其他 義大利麵 (筆管麵或直麵皆可) 2人份 (約160-180g)
煮麵水 半杯 (保留)
辣椒 1根 (切片,去籽可減辣,怕辣不加)

做法

  1. 處理杏鮑菇: 杏鮑菇不要水洗!用濕紙巾擦乾淨表面。用刀在菇的表面輕輕劃上菱格紋 (幫助入味),再用手撕成適口大小條狀 (比切片更有口感!)。
  2. 煮麵: 滾水加鹽煮義大利麵,按包裝時間減 1分鐘 煮好,瀝乾備用 (煮麵水記得留)。
  3. 爆香三寶: 平底鍋或炒鍋冷鍋就倒入 麻油,開中小火,放入 薑片,慢慢煸到薑片邊緣捲曲、香氣出來 (麻油高溫易苦,全程中小火!)。再加入 拍扁的大蒜辣椒片 (如果用),繼續煸炒出香氣。
  4. 煎香杏鮑菇: 轉中大火,把杏鮑菇條倒入鍋中, 盡量攤平,耐心翻炒到杏鮑菇表面呈現誘人的金黃色,體積縮小,散發出濃郁的菇香。這個步驟是香氣的關鍵!
  5. 下醬料: 加入 玉米筍段甜椒條 (或其他快炒蔬菜),快速翻炒均勻。接著加入 醬油、醬油膏、米酒、砂糖。醬汁會立刻沸騰,香氣四溢!翻炒讓所有食材裹上醬色。
  6. 加入麵條: 把煮好的義大利麵倒入鍋中,快速翻炒,讓麵條吸收醬汁。如果覺得太乾,可以 加入一點保留的煮麵水 調整。
  7. 九層塔登場: 關火!立刻把 新鮮九層塔葉 全部灑入鍋中,快速拌炒幾下,利用鍋子餘溫讓九層塔釋放出迷人香氣,但別煮爛了。
  8. 盛盤: 趁熱享用!九層塔的香氣是這盤素食義大利麵的靈魂,絕對不能少。

個人觀點: 這款是我實驗多次的得意之作!麻油和九層塔的組合太台灣味了,配上義大利麵竟然毫無違和感。杏鮑菇一定要煎到金黃焦香才夠味,模仿三杯雞的口感。醬油膏是讓醬汁巴附麵條的秘訣。我曾經試著加一點點純黑芝麻醬 (真的只能一點點),風味層次更濃厚,有興趣可以試試看!這盤端上桌,保證讓吃膩傳統口味的人眼睛一亮!

素食義大利麵好吃關鍵:挑對食材,贏一半!

做了這麼多次素食義大利麵,真心覺得「食材」是決勝點!肉類本身風味濃厚,素食要做出讓人回味的好味道,食材的品質和新鮮度就更顯重要。這邊分享我繳了不少學費才領悟的採購心法:

  • 橄欖油: 醬汁的靈魂!別省錢買廉價品或調和油。認明 Extra Virgin (特級初榨),產地標示清楚。好的橄欖油帶有果香、青草香,嚐起來微辣帶苦尾韻,拌麵淋醬都加分。我固定買兩款:一款中價位日常烹調 (像希臘或西班牙產),一款高階單一品種留著生食或最後淋醬 (像義大利皮欽諾或柯羅娜圖拉)。
  • 義大利麵: 不是所有乾麵條都一樣!
    • 銅板製模 (Bronze Die Extrusion): 麵條表面粗糙,更能吸附醬汁!包裝上通常會標註。口感也較有嚼勁。強烈推薦!
    • 麵粉品質: 杜蘭小麥粉 (Semola di Grano Duro) 是基本,有些品牌會標榜使用特定產區小麥或有機認證。
    • 形狀: 長麵 (Spaghetti, Linguine) 適合油性、輕醬汁;短麵 (Penne, Fusilli) 或寬麵 (Fettuccine, Pappardelle) 適合濃郁醬汁如青醬、奶油醬。
    • 煮法: 大鍋足量滾水 (每100g麵至少1公升水),加鹽像海水鹹度 (約水量的1-1.5%)。按包裝時間煮,但最後1-2分鐘要試口感 (Al Dente 彈牙感最佳)。最後瀝乾前保留一杯煮麵水!
  • 蔬菜: 新鮮就是王道!葉菜類 (如羅勒、九層塔) 買回家立刻處理,洗淨擦乾冷藏,盡快用完。菇類挑傘完整、無水傷黏液。番茄選紮實有重量、香氣濃郁的。
  • 鮮味法寶: 素食者更要懂得運用天然鮮味來源:
    • 菇類 (香菇、蘑菇、杏鮑菇): 曬乾的香菇香氣更濃,泡發的香菇水是天然高湯!
    • 海藻類 (海帶芽、昆布): 熬湯底或切碎加入醬汁。
    • 發酵製品 (天貝、味噌、豆腐乳): 天貝煎香切丁可增加蛋白質和口感;少量白味噌或無糖豆腐乳融入醬汁,能增添複雜的鹹鮮底蘊 (但下手要輕)。
    • 堅果種子 (松子、核桃、腰果、芝麻): 烘烤後香氣爆發,是醬汁濃郁感和營養來源。
    • 營養酵母粉: 再次強調,必備!起司味的來源。

我的慘痛教訓: 貪便宜買過大賣場特價的橄欖油,結果青醬做出來一股油耗味,整鍋倒掉超心痛!也買過很濕黏的羅勒,青醬打出來顏色馬上變黑... 真的,食材錢不能省!



Q&A:你問我答!素食義大利麵常見疑惑

Q:素食義大利麵蛋白質夠嗎?會不會容易餓?

A: 這是好問題!很多人擔心吃素容易餓。其實只要搭配得好,蛋白質絕對夠。可以在你的素食義大利麵裡加入這些:豆類 (像鷹嘴豆、白腰豆,罐頭洗淨瀝乾直接拌入)、天貝或豆腐丁 (煎香增加口感)、各式堅果種子 (打成醬或直接撒上)、營養酵母粉 (本身就含豐富蛋白質和B群)。一份有足量蔬菜、好油、複合碳水(全麥義大利麵更好)加上這些蛋白質來源的素食義大利麵,飽足感很夠!

Q:不吃五辛 (蒜、洋蔥) 的純素者,怎麼讓義大利麵夠味?

A: 沒問題!少了蒜蔥,反而更能凸顯其他香草的風味:

  • 多用 新鮮香草:羅勒、百里香、迷迭香、奧勒岡、蒔蘿... 種類越多層次越豐富。
  • 善用 菇類的鮮味:多放幾種菇,或用乾香菇粉、香菇水。
  • 檸檬皮屑檸檬汁:提亮風味,效果顯著。
  • 烤過的堅果/種子醬:腰果醬、芝麻醬少量加入醬汁,增加濃郁感。
  • 少量 煙燻紅椒粉 (Smoked Paprika):能提供類似煙燻的風味深度。
  • 試試 黑鹽 (Kala Namak):帶有硫磺味,可以模仿蛋黃的風味(特別適合做純素Carbonara風)。
Q:市售素食起司推薦嗎?拿來做焗烤素食義大利麵效果如何?

A: 嗯... 這題很現實。我必須說,市售純素起司品質差異極大!很多標榜會「牽絲」的,融化後口感偏膠感,味道也很人工,我自己不太愛。如果真的很想做焗烤風味的素食義大利麵,我的建議是:

  1. 醬汁本身就要夠濃郁:例如用腰果奶油白醬、椰漿咖哩醬、濃郁的番茄蔬菜醬做基底。
  2. 表層點綴用: 與其追求牽絲,不如撒上:
    • 烤香的 麵包粉 (混合一點橄欖油、乾燥香草、營養酵母粉)
    • 自製堅果碎 (杏仁片、核桃碎烤脆)
    • 少量融化效果較自然的 素莫札瑞拉 (需仔細挑選品牌,有的以椰子油為基礎的還行,但價格高),或乾脆省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